分水镇:“秸”尽全力 打好秋季蓝天保卫战
本报讯(通讯员张水明)“稻谷丰收了,低茬收割和秸秆露天禁烧宣传也要做好,我和农机手一定承担起相关责任,共同守护一片净土蓝天!”汉川市分水镇夹河村58岁的村民罗为祥说。
九月丰收季,天空湛蓝,分水镇夹河村优质稻种植基地,稻香在空气中弥漫。9月18日,在夹河村十一组种粮户罗为祥的稻田里,联合收割机“突突”登场,它张开宽大的“嘴巴”,所到之处,稻秆整齐倒下,被卷入机器腹中,机器发出有节奏的轰鸣,谷粒与秸秆迅速分离,秸秆化作碎末洒在田间。一会儿,圆润饱满的谷粒从出粮口倾斜而下,落入运粮车。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正巡查稻田,进行秸秆露天禁烧宣传,专班人员对机械收割后的稻茬进行测量,确保留茬高度控制在25厘米以下,粉碎后的秸秆长度不超过15厘米。
夹河村水稻种植面积1300余亩。眼下正是中稻收割的关键时期,为防患于未“燃”,该村“两委”干部、志愿者等组成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巡查,发放关于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的告知书700余份,自筹机动车1辆,进行低茬收割巡回宣传。同时安排人员全天值班,搞好秸秆禁烧、低茬收割引导服务,并做好服务台账。
为守护蓝天净土,分水镇以“辖区零火点、秸秆零燃烧、空气零污染”为目标,以扎实举措筑牢生态防线。完善网格化管理,推动秸秆禁烧压力进一步向村、村民、地块延伸,做到辖区内的耕地“块块有人管、监管无盲区”;对重点人群、关键地块进行逐一摸排,建立重点问题隐患台账,对G348国道沿线重点村每天不间断进行巡查;镇组织流动宣传车2辆,各单位自筹车共20余辆,每日巡逻,营造浓厚的禁烧氛围;组织20余名农机手签订《农机机收作业服务承诺书》,开展相关业务培训;运用无人机等现代技术手段监控秸秆焚烧情况,实行“发现、交办、处置、反馈”工作机制;挂图作战,发现火情第一时间处理,并落实现场处理、责任追究等“四到位”。
同时,该镇积极联系秸秆回收公司,对水稻等秸秆进行回收,将“生态包袱”转变为“绿色财富”;充分调动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种粮积极性,引导农民种植小麦和油菜,有效减少秋冬闲田面积,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攻坚战。
“我从部队转业后一直在分水综合执法中心工作,对种植户很有感情。把秸秆露天禁烧等工作做得有力度、有温度,让群众点赞是我最大的愿望。”32岁的镇机关干部金力说。
目前,该镇已设置秸秆禁烧、低茬收割引导服务点,组建村级秸秆露天禁烧小分队20余支,发放《分水镇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的告知书》等资料6000余份。9月份以来,有效排除安全隐患10余处。 湖北日报视界网 张水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