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溢水:油茶林里种出“金南瓜”
竹山溢水:油茶林里种出“金南瓜”
立秋过后,竹山县溢水镇何家湾村新建的油茶基地,金灿灿的南瓜如繁星般铺满林下土地,村民华福武正弯腰小心托起一个沉甸甸的南瓜,脸上是藏不住的喜悦:“往年树下光长草,现在南瓜成了‘金疙瘩’,一车车往重庆、襄阳跑,日子也跟着甜喽!”这片500亩的林下南瓜基地,正以每日4万斤的惊人产量,将青山的绿色财富送往远方餐桌。
林海生金:“长短结合”破解产业难题
油茶产业是溢水镇的主导优势产业,但油茶生长周期长,一般需5至7年才能进入丰产期,前期管护成本高、收益慢,如何让农户在油茶成林前实现稳定增收,成为摆在镇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油茶林下空间大,光照适中,非常适合套种耐阴作物。”溢水镇南水北调中心主任施成介绍,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定南瓜作为林下经济的主导品种。南瓜生长周期短、管理简便,3个月即可收获,且市场需求稳定,能够实现“当年种植、当年见效”,有效弥补油茶产业前期收益空档。
产销对接:小南瓜“链”出大市场
每日4万斤南瓜的稳定输出,背后是一条高效运转的产业链。清晨采摘,午间分拣,傍晚装车——溢水南瓜以“鲜”字诀叩开了重庆、广州等大城市市场的大门。
“订单早早就排满了,”南瓜种植负责人李昌宜指着忙碌的装运工人,“我们南瓜品相好、甜度高,在重庆农贸市场、襄阳商超特别受欢迎。”今年南瓜行情稳定,地头收购价每斤0.8-0.9元,预计总产值可达200万元。村民纷纷表示:“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孩子,比在外面漂泊强多了!”
振兴图景:青山绿水的“富民底色”
“以前油茶林下杂草丛生,管护成本高,现在套种南瓜,不仅抑制了杂草,每亩还能增收3000元以上。”何家湾村种植大户喻双算了一笔账,“油茶进入丰产期后,林下还能继续轮作其他经济作物,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南瓜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油茶基地“一地双收”,更带动了周围群众增收,人均月收入提高了2000元以上。
“林下种南瓜,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让村民多了一份收入,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溢水镇党委书记陈敬清表示,下一步将扩大林下经济规模,探索多元套种模式,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在油茶林的荫蔽下,南瓜藤蔓正悄然编织着溢水镇的致富梦。这片曾经“沉睡”的土地,如今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生动实践。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程平、郭杨培、施成)
地址:竹山县林业局
电话:138727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