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启动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 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竹山县启动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 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7月30日,竹山县林业局天然林保护股负责人带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技术人员,深入竹坪乡六合村铜钱关区域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外业调查工作。此次调查标志着覆盖全县7个乡镇2个林场、总面积2.63万亩的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正式启动,旨在通过科学抚育管理,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铜钱关地处鄂陕两省交界处,地势险要,森林资源丰富,是此次项目的重点调查区域之一。据竹山县林业局天然林保护股负责人李茂安介绍,该区域规划设计森林经营面积3000亩,将通过中龄林抚育和间伐等技术手段,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林木生长质量。“外业调查是项目实施的基础,我们要精准掌握每一片林地的树种组成、年龄结构、生长状况,为后续科学制定抚育方案提供数据支撑。”技术人员手持调查仪器,穿梭于林间,详细记录着每株林木的胸径、树高、生长态势等信息。
此次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覆盖范围广泛,涉及潘口乡、溢水镇、擂鼓镇、得胜镇、竹坪乡、文峰乡、官渡镇7个乡镇,以及白玉垭林场、天堂林场2个国有林场,总面积达26300亩。项目严格遵循“科学规划、精准实施”原则,采用中龄林抚育间伐为主的经营方式,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补植补造,通过合理调整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促进森林资源良性循环。
为确保项目质量与生态安全,竹山县林业局明确了严格的实施标准与禁区规定。项目地块需严格落实落地上图要求,严禁涉及灌木林、竹林、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油茶等经济林、未成林造林地、非林地等类型;同时,一级公益林、自然保护区、成过熟林(按林地“一张图”属性界定)等生态敏感区域被列为绝对禁区,且不得与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其他项目交叉重叠。“这些规定是守住生态红线的关键,既要通过项目提升森林质量,更要确保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强调,项目将严格履行建设程序,明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职责,全程接受监督检查。
据了解,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是该县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抚育,将精准改善全县森林的树种组成、年龄结构和空间布局,有效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木生长量,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向更稳定、更优质的方向发展。同时,项目将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在筑牢生态屏障的基础上,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生态产品与发展机遇,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协调统一。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做好森林可持续经营,就是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底。”竹山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余志刚表示,下一步,全县将按照“生态优先、科学经营、分类施策”的思路,稳步推进项目实施,力争通过3~5年的系统治理,使项目区森林质量显著提升,林木生长量提高15%以上,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水土保持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持续增强,为建设“绿满竹山、生态竹山”奠定坚实基础。(程平 李茂安 汤文涛)
地址:竹山县林业局
电话:138727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