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生自编抗战皮影戏云梦首演
随着一阵铿锵锣鼓的响起,屏幕上出现一个小孩放风筝的皮影,“冯如”呆萌稚嫩的说:“风筝可以飞的那么高,要是有一天我也可以像风筝一样在天上飞该多好啊!”7月18日,历时半个月,经过国家级“非遗”皮影戏项目传承人、云梦县梦泽影戏馆馆长秦礼刚的指点,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10名学生自编的抗战皮影戏《冯如》和《鸡毛信》在云梦县老茶馆举行首演。19日傍晚,同学们又将舞台搬至云梦城郊一农家小院现场表演。
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10名学生利用暑假专程来到云梦县拜师学艺,希望用皮影戏的形式展现抗战英雄舍身报国的精神。冯如是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同学们结合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特色,创作了航空英雄人物皮影戏《冯如传》,以冯如的生平经历为蓝本,讲述了其从幼年出国到后来回国,从农家子弟到飞机大师的成长历程。《鸡毛信》讲述了儿童团长小海娃机智勇敢斗敌送鸡毛信的故事。
从7月5日至19日,因为相同的兴趣,鲁佳康、周灵墙、李海钦、汤羽习、王欣艺、虞金萍、叶家祥、孙雨潇、唐佳伟和陈子雄这10个来自该校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地域的一群人聚在一起。最初,他们只是喜欢皮影绚丽的色彩,精妙的花纹,逼真的动作,极富感染力的表演,以及对“非遗”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半个月下来,大家都有“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感受。
同学们认为,皮影戏虽然被纳入国家级“非遗”,但是,这种传统技艺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皮影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做的还不够。他们希望回南京后,通过巡回表演,大力宣传皮影艺术,结合自身特色,为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带来新的活力。
(王云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