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湖北 > 石牌要塞保卫战述略及实地考证

作者:丁朴上传时间:2015-04-06

下一图集

石牌要塞保卫战述略及实地考证

长江奔流亿万年,石牌岿然立今天。抗日英魂今何在,忠骨含笑山水间。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由于历史原因,那些曾经为我们中华民族作出重要贡献的人,那些在抗战时期用鲜血和生命保卫我们国家的人,他们的壮举,他们散落在西陵峡畔的忠骨和英魂,淡岀了人们的视线和记忆,现在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时代,正在掲开时间的面纱,努力还原那段珍贵历史。 在72年的今天,1943年5月,日军集结了近10万的精锐兵力,企图拿下石牌要塞,打通长江黄金水道,占领当时的临时首都重庆,鲸吞全中国。哪知在石牌附近,遇到了中国军队的殊死抵抗,他们以“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的英勇气概,击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用血肉之躯,守住了石牌要塞,保住了陪都重庆,挽救了中国亡国的命运,也为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早春,笔者协助央视摄制组在宜昌拍摄了一些抗战题材的外景,还抽出时间,多次去寻访考证石牌保卫战中,战争发生最激烈的具体地点。由于时间比较久远,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特别是一些地名因行政行为发生变更,给寻访考证工作带来了一些难度。但根据当地人的指认、讲述,笔者仍被当时战争的惨烈程度所强烈震撼。在那场战争中我军将士的身躯被日军的飞机炸得肢体破碎,散落在树梢屋顶;为保卫石牌要塞,我军牺牲的人员无数,仅在八斗方的一个小小山头附近,就地掩埋的遗体就有250多具,还有为纪念那场血腥的战争而残存下来的牌坊遗址和残存墓碑...... 抗战时期,从湖北到四川还没有一条可以走车的路,蜿蜒的羊肠小道也是崎岖险峻,日军想进攻重庆必须打通长江这条黄金运输通道,而打通长江必须首先占领石牌。就这样,石牌这个当时不足百户的小村子,成为了中国战区最关键的要塞。 古镇石牌在宜昌县(今宜昌市夷陵区)境内,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是长江南岸的一个小村庄,依山傍水。它因在古镇附近同岸的山上有一块类似令牌的巨石而得名,这里景色异常美丽,长江这里突然向右拐了110度的急弯,正因为这个弯和两岸兀立的石壁,加上当时没有葛洲坝对水位的抬升,这里滩多水急,它就是据守长江的天险,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它距西陵峡的峡口只有十多公里。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了武汉以后,国民党中央被迫迁都重庆,险峻的长江三峡变成了陪都重庆的天然屏障。为拱卫陪都,中国海军在石牌设置了炮台(见图片)。与之相配套的还有漂雷队、烟幕队等。由于石牌与宜昌几乎处于一条直线,要塞炮台的炮火可以封锁西陵峡口南津关以上的江面,极具威慑力,令日军望而生畏。 1943年5月初,日军调集曾经占领武汉的精锐部队第十一军第三、第三十九师团近10万的兵力开始从长江南岸的贺家坪、曹家畈、大桥边一线向石牌推进。我军以15万多的兵力,利用西陵峡南岸的高山深壑,与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担任石牌要塞正面死守任务的是国军十八军十一师,其师长胡琏在战争进行到最艰苦的时期,他给自己的父亲写下了令天地动容的遗嘱:“父亲大人:儿今奉令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超拔顽儿灵魂也。” 据曾经参战的老兵回忆,在曹家畈附近的大小高家岭上曾有3个小时听不到枪声,这不是双方停战,而是敌我两军扭作一团展开的肉搏战。而八斗方之争夺,是这次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两军在此弹丸之地反复冲杀。在上万把刺刀的铁血相搏中,阵地前沿两军尸体呈金字塔形。当时中央社向全国播发消息称:“宜昌西岸全线战斗已达激烈。每一据点均必拼死争夺。”   为配合陆军作战,保卫石牌,我国空军和美国盟军的战机频频出动,对日军进行了空中打击,切断敌人的增援和补给。5月29日,我空军攻击了宜昌城,炸死、炸伤日军30余人;30日又攻击了宜昌的日军土门机场,炸死日军2人,炸毁飞机1架;5月31日,在石牌大战的最后时刻,我空军与地面部队联合作战,同日军飞机展开激烈的空战,击落敌机6架。石牌要塞的海军官兵,除不断向长江江面布放漂流水雷,阻止日军舰船溯江西上与陆军协同外,他们还坚守炮台战斗岗位,沉着应战,任凭日军飞机、大炮猛烈轰击,临危不惧,决心与炮台共存亡。 尽管那场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了70多年,但笔者在走访曹家饭、天台观、八斗方一带的年长村民时,他们依然能指认出当时两军的交战地,讲述出当时战争惨烈的景象。据天台观一处小卖部的店主讲,在离小卖部不远的一个铁塔处的一个小山包,当时是国军的临时据点,日军为了拿下点军一带的制高点——天台观(见图片),派飞机对我军的阵地进行了疯狂地轰炸,炸弹落在该据点上,“国民党官兵的躯体被炸成了残肢,周围的树上挂的到处都是,有的散落在附近农家的屋顶上。那几户人家因为害怕,后来都搬家了”。 在八斗方一组村民苏志金的家,当时国军的一名战士在战斗中肠子被打出来了,战士用手将流出来的肠子兜住,是苏志金的爷爷婆婆给他进行了简单的包扎。那里就是二战中最大的白刃战的发生地,也是石牌保卫战交战最激烈的地方,曾经死人成堆,附近还可以找到当时残存下来的纪念牌坊遗址和墓碑。其中有一块至今还保存在八斗方小学内,读者可以见图片。 据网络数据显示,在这场决战中,中国军队投入兵力15万人,日军投入10万,日军伤亡兵力二万五千多人,损失飞机45架,船艇122艘,中国军队伤亡一万余人取得了战争的最终胜利。 笔者考证时发现,那场战争尽管在敌我双方对抗的具体兵力上、双方伤亡的具体数目等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争议,但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经过那场残酷的会战,日本人输了,中国军队用自己的的鲜血、身躯、生命顽强地守住了石牌。 石牌保卫战,是中国军队为数不多的以弱胜强并且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胜利的一次著名抗日战役。意义极其重大,是抗战的重大军事转折点,有军事家曾誉之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丁朴 15872456099
热门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