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湖北 > 宣恩耍耍《家和万事兴》

作者:田龙渊上传时间:2014-12-02

下一图集

宣恩耍耍《家和万事兴》

耍耍,也称“耍神”或”喜乐神“。是盛行于湖北恩施州历史悠久、源于当地土家族的一种民间祭祀文化活动,富有地域特色表演风格的一种古老的”敬神“、”娱神“、也娱人的民族舞蹈;是鄂西南山区极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宣恩尤为重要。宣恩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是巴文化发祥地之一,秀美的山川河流孕育了淳朴勤劳智慧的宣恩儿女,同时也孕育了琳琅满目、多姿多彩的民间文艺,如滚龙莲厢、摆手舞、八宝铜铃舞、民歌小调、薅草锣鼓等。其中,耍耍就是民族文化宝库中一直永不凋谢的奇葩。 耍耍表演一般是一旦(女)一丑(男)两个角色,后来也发展有数人集体表演的,舞蹈时旦角手持一根方巾,丑角手持一把扇子,风趣滑稽,尽情展示土家男女青年的爱恋情感,突出喜与乐的主题,达到逗神乐、惹人笑的“娱神”、“娱人”目的。可以说,耍耍是土家族独具特色的民间“狂欢“舞,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二人转“。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耍耍发展繁荣普及的黄金时代期。1957年,由宣恩著名的耍耍表演艺术家董兴林和曹秋兰表演的耍耍《十样锦》,作为湖北省代表队的优秀文艺节目之一,参加全国民间文艺调演,在北京怀仁堂举行公演,毛主席、周总理、朱德、贺龙、董必武、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并接见合影留念。 宣恩耍耍就类别而言,主要分为武耍耍和文耍耍两种。武耍耍只舞不唱,(男、女)二人踏着锣鼓点表演各种高难舞蹈动作翻筋斗突出“舞”功,”滚坛子“、”翻豆腐“、”猴子背儿“、”老鹰展翅“等舞蹈动作。简称”《十样锦》;文耍耍表演时是把歌、舞、戏巧妙地融为一体,并以打击乐间奏,十分庄重突出“唱”功。图为:宣恩县长潭河侗乡老体协在庆祝全国老年节文艺汇演表演的耍耍《家和万事兴》。 作品名称:楚风楚俗摄影DV大赛 作品标题:宣恩耍耍《家和万事兴》。 作者姓名:田龙渊 工作单位:宣恩县珠山镇中心学校 拍摄时间:2014、10、15 拍摄地址:宣恩县河滨广场 通讯地址:宣恩县莲花村4组 联系电话:13227442147 备 注:宣恩耍耍已被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1979年,由宣恩县文化馆创作的耍耍《登记路上》,被湖北电影制片厂摄入电影纪录片《山花烂漫》;2004年11月6日,由民间艺术大师董兴林编排的耍耍在央视西部频道《魅力12》栏目中展播。
热门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