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分组稿件 > 康宁玻璃中心

作者:丁朴上传时间:2013-07-09

下一图集

康宁玻璃中心

7月6日晨7:00,大巴从希尔顿酒店出发,前往尼亚加拉市观赏瀑布。途中安排参观位于纽约州北部小城康宁的“玻璃中心”。汽车行驶了5小时,12:00准时到达。 康宁玻璃中心是世界最大的玻璃制造公司,全球500强之一。据导游介绍美国航天飞机上的所有玻璃均由该公司制造,苹果手机上的触摸屏也是该公司研发生产的。导游先安排我们参观该中心的玻璃艺术博物馆。据称最早的玻璃是在古埃及金字塔发现的3000多年前采用蜡制技术制造的玻璃小人,此时的玻璃较厚,介于陶瓷和玻璃之间;2500年前,一个偶然的发现,玻璃溶化后可以吹成不同形状,因而便产生了玻璃吹制技术,在当时,只有贵族才用得起玻璃制品,他们将能吹制玻璃的技师藏匿于一个小岛上;十八世纪,发明了玻璃的切割技术;十九世纪,工匠们发现玻璃和金属产生化学反应后可生成不同的颜色,之后便有了彩色玻璃。博物馆里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玻璃制品各有其特点,共有10万多件藏品,其共同点是都非常精致漂亮。据导游介绍有一个号称“镇店之宝”的出自中国圆明园的一尊花瓶,制于乾隆年间或之后,由双层玻璃制成,内胆是白色玻璃,外胆的红色玻璃上有精美的镂空雕刻。整个花瓶红白相间,半透明的玻璃在灯光下透出漂亮高贵的光泽。据说,中国多次跟康宁玻璃公司交涉想要回这尊花瓶,都没有成功。 来到玻璃中心礼品店,店里的玻璃制品真是琳琅满目,五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大的有花篮彩屏,小的有耳环手链,品种不计其数,各种价格都有。就是人太多,导游给的时间有限,根本来不及挑选什么,购物付款的人排成长长的队伍,一时半会儿绝对出不来。匆匆看完,乘车继续进发。 美国人这一点我们中国可以借鉴,即企业不仅可以生产产品,而且可以将其发展的历史、生产的过程、制作的精品开发成景点供游客参观游览。如费城的铸币厂、此处的玻璃中心等都是这样。在外面完全看不出来是一个企业,既无噪音,也没有发现有烟气污染。先生经常说,很奇怪,工厂也好,城市也罢,他们的污水油烟是怎样排放的呢?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但也感觉不到汽油的油烟和味道,可能他们所用的汽油质量好些? 在美国旅游很实在,一是景点安排得多,起早摸黑,一个接一个;二是购物点很少,也不安排时间给游客购物,不像国内,旅行团变成了购物团;三是很多景点都是免费游览参观。我们的大巴司机是一个40多岁的印第安人,胖胖的身材,光头,白衬衣打领带,穿的很正统,话不多,很准时,说几点到就几点到,除了堵车。导游说,美国的印第安人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因为只有他们才是正宗的美国本土人,是受保护对象,政府给他们有各种补贴,足以生活,所以,这个司机如此敬业才更令人敬佩。司机在车上还负责出售矿泉水,1$ 1瓶,比景点里的稍微便宜些,生意也不错。导游说,司机和导游是没有底薪的,旅行合同上事先已要求每个客人每天要给司机和导游共7美元的小费,5天,50多位游客,收入不错,但也确实辛苦。另外,我想游客的自费项目他们也一定会有提成。 (林玲文 丁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