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湖北 > 茶马古道行

作者:文振效上传时间:2013-07-06

下一图集

茶马古道行

茶马古道行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历史上曾是盛名远洋的中国宜红茶主产地。史料记载,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前后英国商人,不远万里,从大洋彼岸来到五峰县(当时称长乐县)采花乡置办茶厂,建立“英商宝顺合茶庄”,收购贩运当地茶叶。明清时期五峰外运茶叶等货物,除了人工肩挑背驼,唯一的交通运输工具就是骡马队,从此茶马古道在这云雾深山向外跋涉延伸,几百年间成了茶叶出山,川盐进山的重要通道。 1997年来,采花乡先后被命名为“楚天茶叶第一乡”,采花毛尖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湖北名茶第一品牌”、“钓鱼台国宾馆特供茶”、“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连续五届蝉联“中国农博会金奖”。 然而,如此盛名的著名茶叶之乡,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行走在鄂西南茶马古道上,听不见跋山涉水的骡马喘息声和震撼山谷的嘶叫声。但是,遗留在茶马古道上弯弯曲曲的石板道、架设在峡谷间的石拱桥以及石板上的马蹄脚印依稀可见。还有骡马店遗址和唯一的骡马店主,名叫熊世宽,今年85岁,老人当年主要是给骡马提供宿营,给骡马喂食粮草。 记忆中,六十年代主要生产加工宜红工夫茶,将采摘的鲜茶放进布袋里面,一个人重量不够,肩膀上再背个小孩,用脚翻来覆去的踩踏,直到茶叶变成条状形,哪就是红茶揉捻。后来发明了木质手摇揉捻机、之后用水车带动揉捻机。 上小学时,几十上百的骡马队打从家门前过,前面不见头,后面不见尾, 队伍中每间隔5至6匹骡马,就有一个人挥着长鞭,牵着缰绳。骡马队走过很久,铛铛马钤还在山谷中回荡。七十年代初,城采公路建成通车,骡马钤声才渐渐消失。 40多年过去了,茶马古道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茶园由满天星变成了成山成片、成路成行,茶叶采摘由纯手工变成手工机械相结合,茶叶加工制做全部实现了现代科技工艺流程,茶产品结构由单一的红茶变成了毛尖、芽茶、绿茶等。尤其是茶农,过去卖一斤鲜叶值几分几厘,变成了几块,几十块甚至于一百几十块。如今,采花已建成无公害茶叶基地5万亩,年产量3000吨以上,产值近2亿元。
热门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