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分组稿件 > 一对宜昌夫妇看美国——费城的街景(二)

作者:丁朴上传时间:2013-06-15

下一图集

一对宜昌夫妇看美国——费城的街景(二)

美国的天气预报号称精确到15分钟前,如中午12点,降水概率80%;下午1点,降水概率50%,下午2点,降水概率30%等,诸如此类,在网上可随时查询。昨天晚上,儿子说明天不能出去了,因为预报有暴风雨。可能还是时差问题,夜晚总是睡不好,困了就睡,醒了就上网。先生说是“黑白颠倒,水煮盐拌”的生活,好不容易挨到天亮,一看外面,没下雨,好生喜欢。连忙和先生起床,出门继续“扫街”。 昨天走了东西向,今天试试南北向。我们决定将spruce41街从北向南走穿。雨还未下,气候如昨,清新而凉爽。一路走下来,感觉不如昨天走过的街道那样整洁漂亮。快到尽头处,见一公园模样的场地,参天的大树,碧绿的草坪,无人,窃喜,心想正好去里面散步。走近一看,远处似乎有白色的石碑,莫不是美国人的墓地?他们视墓地为神圣之处,有时在城市中心也可见到,很有可能!顿时觉得有些瘆人,立马打转。 在一个路口,一处街景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几棵大树锯成的几段长约3、4米的树干,围成一个三角形,堆成小山模样,上面种满花草。旁边两把黄色遮阳伞下面摆着圆桌和座椅,供人们在街边小憩,忍不住摆pose“咔嚓”。在费城街头很多地方会见到如此设施,这就是所谓“人性化”? 怕下暴雨,匆匆回家。刚到家不久,暴雨雷声如期而至。下了约一个多小时,雨停了。查天气预报,如上所述,决定再次出征。随儿子到实验室方向,一起向东边城中心走,沿walnut路41、40、39…一直走到18街。 由于费城是美国最老、最具历史意义的城市,距今约有300多年,因此道路较狭窄,城市主干道都只有2车道。建筑有些过时和陈旧,不过也另有一番味道,随便一个建筑就是近300年的历史。走到30街,见一桥,下面是一条河,名为schuylkill,河水令人大失所望,浑浊不清澈。因为费城也是工业城,河水也被污染了。在18街见到一街心公园—rittenhouse,据说是费城地标之一,不大但绿化很好。有不少人坐在园内长椅上悠闲地喝水吃东西,我们也累了,正好休息一会儿。对面走来一黑人,嘴里自言自语说着什么,坐在了我们对面的长椅上。人在异国他乡,语言又不通,有些害怕,便悄悄站起假装看风景离开了座椅。 费城店面都不敞亮,挺大的超市,一扇小门,还关的紧紧的,要用力推才会开。我们“不识字”,不知道哪里是什么商场,卖什么,不敢贸然进去。估计我们还没到城市中心,走不动了,明天继续。 揭一下美帝国主义的短:一个黑人将烟头随手丢在地上;一个左腿残疾拄着拐杖的黑人似乎在向我们讨钱;街上太多肥胖者,丰乳肥臀的女士不乏其人,但她们似乎毫不在意地穿着紧身衣裤,任满身脂肪四溢;有些背街小巷也不太干净。 自30街始就是大学城,临街一横幅“欢迎来到大学城”。走进大学城,感觉就完全不一样,有了安全感,知识改变一切啊! 今天步行近三小时,既锻炼了身体又观了风景,不错,很有成就感。有些累了,回家!有照片以飧各位,哈哈! (林玲文 丁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