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土家族文化“跳”进课间!宣恩这所小学用八宝铜铃舞传承民族根脉
(通讯员王恕森 唐炜)9月23日,宣恩县高罗镇中心小学1200余名学生在大课间跳土家族八宝铜铃舞,清脆悦耳的铜铃声响彻校园,成为校园里一道极具民族特色的风景线。
八宝铜铃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曾在土家山寨的节庆、祭祀等场景中传递着民族的历史与信仰。2007年,入选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希望孩子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能了解家乡的民族文化。”该校负责人介绍,经过精心编排,原本带有仪式感的传统舞蹈被改编成适合小学生的课间活动形式,动作既保留了八宝铜铃舞的核心韵味,又符合学生的运动节奏,让孩子们跳得开心、学得明白。
课间音乐响起,学生们手持八宝铜铃整齐列队。红、黄、蓝三色绸带随着他们的动作翻飞,铜铃碰撞出的清脆声响在校园里回荡。六年级田如琰同学跳得格外投入,她表示:“跳这个舞的时候,觉得自己在和土家族的历史对话,特别有意思。”
这种将民族文化与校园活动深度融合的模式,让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中自然接触、感知土家族文化。老师们还会在舞蹈教学中穿插八宝铜铃舞的历史故事,让文化传承不止于动作模仿,更有精神内核的传递。
据了解,高罗镇中心小学地处土家族、苗族聚居区,把八宝铜铃舞纳入大课间,是当地推进“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校园文体生活,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民族文化自信的种子。
看着孩子们在操场上欢快舞动的身影,当地文化部门负责人感慨:“让传统舞蹈在校园里‘活’起来,就是让民族文化的根脉在年轻一代中延续。高罗镇中心小学的尝试,为乡村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如今,八宝铜铃舞大课间已成为高罗镇中心小学的一张文化名片。铜铃的脆响与孩子们的欢笑交织,在宣恩的山乡里,奏响了一曲民族文化传承与校园活力迸发的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