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从“矿老板”到“药司令”:陈孝勤带领竹山大庙乡走出绿色致富路

作者:程平上传时间:2025-08-26

下一图集

从“矿老板”到“药司令”:陈孝勤带领竹山大庙乡走出绿色致富路

从“矿老板”到“药司令”:陈孝勤带领竹山大庙乡走出绿色致富路 金秋时节,竹山县大庙乡鲁家坝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里,漫山绿意间点缀着点点金黄。种植大户陈孝勤正弯腰穿梭在黄柏、杜仲、含笑等苗圃中,仔细查看幼苗长势,手中的锄头不时为苗木松土,为今秋冬季中药材种植筑牢根基。谁能想到,这位如今扎根田间的“土专家”,多年前还是一位手握矿权的“矿老板”。 大庙乡鲁家坝村是竹山县重点贫困村,该村共5个村民小组,367户1204人,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2015年,在外打拼多年的陈孝勤回到鲁家坝村,看着家乡漫山遍野的闲置林地,心里犯起了嘀咕:“咱这儿海拔高、温差大,土壤还肥沃,为啥不能种点值钱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跟着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员赴邻县考察,中药材在相似气候条件下丰收的场景,让他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咱家乡能走的路嘛!”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陈孝勤拿出积蓄,流转50亩荒地,种上了重楼、赤芍等。没有技术,他就捧着农业书籍啃,跟着技术员学;没有销路,他就跟着乡干部跑部门、争政策,带着村民代表赴周边药材基地“取经”。为了方便运输药材,他自掏腰包修通两条简易山路,让泥泞小道变成了产业路。 从50亩到200亩,再到如今的500亩;从最初的2个品种,到虎杖、重楼、黄柏、赤芍、川乌等6个品种扎根山间,陈孝勤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在摸索中不断壮大。2016年,他牵头成立竹山县邻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创新推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务工有工资,订单种植有收益,年底还有盈余返还!”鲁家坝村村民周一喜算起账来满脸笑意。如今,合作社中药材种植规模已达860余亩,形成以黄柏、虎杖、黄精为支柱,赤芍、重楼、川乌等特色品种协同发展的格局,85户农户深度参与其中,户均年增收超3000元。“树上摘果、林下收药”的立体种植模式,不仅让单位土地产值翻了番,还将昔日闲置林地变成了“绿色银行”。 在中药材产业稳步推进时,陈孝勤又将目光投向家乡的另一项资源。2017年,他成立邻陕农副产品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瞄准大庙乡良好的生态优势,带领团队赴山东、福建学习先进技术,引进全自动清洗、切片、低温烘干等生产线,让本地红薯制成的红薯粉丝,色泽鲜亮、口感筋道,一上市就赢得市场青睐。 380余万元的标准化加工厂拔地而起,35个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解决了村民“务工顾家两难全”的难题。合作社与6个村签订“保底价+分红”订单,500户农户跟着种红薯、油菜、闯市场,户均年增收达5200元。陈孝勤也完成了从“开矿人”到“种薯人”的华丽蜕变,把家乡的“土疙瘩”变成了致富“金元宝”。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富。”谈及未来,陈孝勤信心满满。竹山县邻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将继续深耕中药材产业,一方面扩大林下种植规模,延伸加工、销售产业链条;另一方面强化科技支撑,邀请专家团队驻点指导,提升药材品质;更会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吸引更多农户加入,让绿色产业的红利惠及更多乡亲,在大庙乡的山间田野绘就共同富裕的新图景。(程平) 地址:竹山县林业局 电话:13872773800
热门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