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春风入山乡 共筑堵河保护网
湖北堵河源:法治春风入山乡 共筑堵河保护网
8月8日,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法治宣传队带着一摞摞手册、一张张折页走进竹山县柳林乡民主村里,一场“生态法治宣传进社区”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这是保护区管理局将法律知识下沉到群众家门口的生动实践。
活动现场,“守护堵河源生态 共护绿水青山”的横幅在风中舒展,咨询台前很快围拢了不少村民。宣传人员一边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资料,一边用方言讲解:咱们脚底下这片地,就是保护区的核心缓冲带,乱砍树、掏鸟窝不光是伤了景致,更是犯了规矩。针对村民关心的“采药能不能进保护区”“见了受伤野物咋办”等问题,工作人员翻出案例手册,指着真实事件说:“去年有村民救了只黄麂,联系管理局后妥善放生,这才是既积德又合规的做法。”
“以前总觉得法律是书本上的字,今天才知道护着家门口的树、檐下的鸟,就是守法律。”村民王阿姨捧着宣传册翻得仔细,她琢磨着回家要给在外务工的儿子打电话,再给孙辈讲讲“掏鸟窝违法”的道理。这样的转变在现场很常见:原本抱着“看热闹”心态来的村民,听着讲解慢慢收起了玩笑,有人拿出手机拍下法律条文,有人凑在一起讨论“以后咋帮着看林子。”
热闹的咨询之外,宣传队还和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围坐成一圈开起了座谈会。“村里老人多,巡查时见了陌生车辆咋提醒?”“发现有人偷偷砍树,是先拦着还是先报管理局?”面对大家抛出的问题,工作人员一一记在本子上,再结合保护区联防联控机制给出建议:“先记清特征,别硬拦,咱们联动管理局和派出所,既要护生态,也得保安全。” 民主村支书李兴富当场拍板:“村里宣传栏腾块地方专门放这些知识,居民群里每周发个‘生态小案例’,让大家天天看、时时记。”
据统计,此次活动共发放资料200余份,解答咨询150余人次。看着村民们把手册揣进怀里、把折页塞进布袋,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心里有了底:“法治宣传不是送资料就完了,是要让大家知道为啥保护、咋保护才对?”下一步,该保护区管理局将进到更多村组,让法治理念顺着山路走进家家户户,让“要我保护”的叮嘱,慢慢变成“我要保护”的自觉——当山乡百姓都成了堵河源的“守护者”,这片青绿,自然能守得更牢。(程平 陈泽涛)
地址:竹山县林业局
电话:138727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