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
2024年4月11日,十堰市高铁车站的高速列车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丹江口市六里坪镇马家岗和蒿口移民新村由西向东驶往武汉。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10周年。大数据记录湖北南水北调:移民46.9万人,缓解1亿多人用水危机。耕地减少285万亩、关闭转产企业560家。一串串具体而有力的数字,见证着湖北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
初期移民: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动迁移民5.95万户、28.7万人,其中外迁安置9.1万人。
二次移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淹没及影响人口需动迁18.2万人,其中农村移民15.56万人。
损失:耕地减少285万亩,每年减少财政收入8.29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大坝加高后再次淹没十堰市面积158.7平方公里,淹没房屋362.8万平方米。淹没耕园地12.5万亩、公路827公里、桥梁25座、码头72座;淹没影响城镇13个、单位443个、工业企业125家。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2.7%。税源方面,初步测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每年将直接减少十堰财政收入8.29亿元,每年配套支出15亿元用于生态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
治污:关闭转产企业560家,新建垃圾集中处理池9.7万个,在建集中式畜禽垃圾处理站18个。综合治理小流域154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20平方公里。
生态:建成保护区面积22.4万公顷有效管护森林1059万亩,十堰市荒山造林191万亩、退耕还林220万亩,建成国家省市三级保护区面积22.4万公顷,有效管护森林1059万亩,活林木蓄积量637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4.7%。
自2009年以来,湖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移民内安和外迁总计新建了约500个移民点、近700万平方米的移民新居。移民搬迁后,生活生产安置条件较过去有明显提高。其中,移民搬迁后人均住房面积比搬迁前增加约50%。
从2014年12月12日开始向北方输水到2024年3月18日14时,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突破70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