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秦暮楚地 春秋山寨存
4月19日,笔者探寻了隐藏在竹山县竹坪乡高山巅峰之上的七宝寨。
走进安河塘村王家沟,抬眼望去,七宝寨上云雾缭绕,山寨顶端高耸入云,刺破天穹。
走过山间小路,就是陡峭的山坡。山坡上古木参天,荆棘遍地,只能攀藤附葛,身体贴着地面向上爬行。好不容易上到山岭,山岭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行,令人头昏目眩,好在两边都有树木遮挡两边的视线。走过漫长的山岭,才来到七宝寨东门前,只见巨石罗列,山势变得更加险峻。巨石中间凿开了一条小道通往寨门。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感。寨墙上有瞭望口、射击口、垛口。
寨门寨墙全部是用石头垒砌而成,虽然屹立巅峰数千年,依然稳固。只是早已不见那用来开关山寨的木门、更没有那建寨和守寨人,只留下那顺着山岭蜿蜒曲折的寨墙,寂寞地躺在那里,接受岁岁月的洗礼,任凭荆棘攀爬、大树遮掩。寨墙内,大约有5亩的平旷之地,虽然里面也已经是古木参天,但是依稀可见有古井取水和石屋居住的痕迹。
西边寨门外,地势稍显平缓。东西寨门的设计,是便于攻守,利于进可攻退可守,为自己留下可以撤退的余地。足见古人布防心思缜密,考虑周全,进退自如。
站在寨墙上,向四周观看,群山尽收眼底。俯瞰脚下,沟壑纵横,壁立万仞,让人心惊胆战。
遥想当年,楚军依寨拒敌,戒备森严,秦军进攻,谈何容易。
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华一统江山,当年的楚长城,已然失去了防守的功效,只能静默地沉睡在大山深处的高山之巅,静静的观望着尘世的兴衰更替。成为人们品读历史印记、感悟人世沧桑的凭据。
该乡境内还有簸箕寨、仁和寨、花石寨、广玉寨、笔架寨等等。七宝寨居中,山峰最高。登上七宝寨,整个竹坪乡和大庙乡全都尽收眼底。
据当地老人讲,竹山县竹坪乡地处鄂陕交界,素有“朝秦暮楚地”之称,沟壑纵横,山势险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楚国交界的地方。交界之地,有中国最早的楚长城铜钱关。楚长城沿着分界山岭建造,蜿蜒曲折,石墙壁垒。秦楚边民各守疆界,不可逾越。倘若逾越,必有秦楚之战。
楚人为了防止强秦入侵,不仅在交界之处建造有长城关隘,还在长城以内的高山险峻之地建造方城山寨,山寨之间遥相呼应,作为前线铜钱关的后盾。倘若前方烽火狼烟起战事,后方山寨中身经百战的将士们,会身轻如燕、健步如飞的在崖壁上穿行,做好前赴后继增援的准备。倘若前线关防失守,后方方城山寨依然可以作为拒敌的军营,继续抵抗,守住疆土。
朝秦暮楚地,春秋山寨存。那些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山寨石墙,星罗棋布的点缀在竹山县竹坪乡境内,像一部春秋演义的史诗,沿着陡峭的山脊若隐若现地展开,向人们诉说着两千多年前春秋争霸的陈年往事。如今,成为人们探寻历史印记、登高望远、放飞身心胜地。(视界网张云朝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