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乡村时兴“炭化炉”烧炭 古老“烧炭翁”生产力大解放

作者:周宗华上传时间:2022-12-23

下一图集

乡村时兴“炭化炉”烧炭 古老“烧炭翁”生产力大解放

寒冬腊月,寒气袭人。乡村里“山里人家”烧炭取暖一直是最传统方式。12月23日,郧阳区五峰乡大石沟村村民常政英,在邻居家山间头,用炭化炉烧炭。 据介绍,用炭化炉烧炭,是当地村民刚刚兴起的一种新型烧炭方法。裁剪、装填一炉炭材,大约1500斤,烧制用时需要5至6小时,出炭300至500斤左右。这种方法,让村民免去了往年费时费力挖地窖,将裁剪好的炭材埋入地窖,在山上地窖旁照护烧3天3夜,才出窑的方式,省去了大量的人手和时间。 据了解,在郧阳乡村,家家户户都有一大片薪炭林,面积有几十上百亩不等。在薪炭林中,以花栗树、槲栎头居多,花栗树和槲栎头是烧炭的上好材料。每年入冬后,会烧炭的家庭,就在山上就地取材,间伐数千斤或上万斤不等的炭材,在僻静、背风的地方烧炭。从砍柴到烧好的炭出窑,用时大约一星期。炭出窑后,就可以运送回家,一家人就可以围坐火炉,煮肉、做饭,吃饭、聊天,分享烤火取暖的乐趣了。 往年,郧阳乡村的人烧炭,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挖地窖、或在地面上堆砌“葫芦堡”的方法。今年入冬后,村民许明贵花了8000多元,从外地买来了炭化炉烧炭。邻居们在现场看到后,感觉比传统的方法要简单实用,于是纷纷效仿,也把自家的炭材弄来烧制。尽管有的家庭一时不得法,烧不到火候,导致“夹生半熟”,或把炭烧坏了,推倒重来,导致反复“吃趟饭”,重烧好几次才成功,但大家探索使用新方法的兴趣很浓,大有“不成功就决不罢休!”的架势,硬是坚持了下来,直到带着喜悦回家才放手。就这样,大家基本掌握了烧炭的新方法,一家一家接着烧了下来,家家有了一堆烤火取暖的炭。 不过,冬季到来,乡村人家多。运用新法烧炭的人家毕竟有限,所以,现在乡村冬季烧炭依然是新法和旧法并用的局面。对此,各村加大了防火、防炭火中毒的宣传力度,力求使大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温暖过冬。(视界网 周宗华 摄) 作者地址:十堰市郧阳区五峰乡政府;电话:15727082525.
热门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