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七夕风物今犹在 七夕故事古传新
夏日晴夜,繁星满天,仰望天空就会发现一块银白色的带状区域,仿佛天空中流淌着一条长河,这就是人们俗称的“天河”。而贯穿郧西全境也有一条“天河”,发源于秦岭东南陕西照川,全长69公里,是汉水的重要支流之一,流经郧西62.7公里,在郧西县观音镇天河口汇于汉江。有民俗专家考证,七夕、牛郎织女的传说就源于郧西的天河。
天河是世界上唯一称为“天河”的河,《水经注》中记载,这里自古就是神话传说之地,有了天河就有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由此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七夕习俗。郧西较完好地承续着七夕节的传统仪式和活动,包括男人挑水“盛七水”、给黄牛带花环“贺牛生日”,妇女“比巧工、做巧食”,姑娘“染指甲”,老人“观星辰”,少男少女“葡萄树下听夜话”,“放河灯”等祈福乞巧活动。
郧西传承着美妙的七夕民俗,更传颂着动人的七夕故事。在郧西县城建有世界首个七夕文化主题公园——七夕故事园,占地2.1万平方米,主要有《赶出家门》《老牛说媒》《偷衣成婚》《人间天伦》《天河相隔》《鹊桥相会》等雕塑及时空隧道、音乐喷泉等设施和七夕诗词、歌赋、图案等碑刻,把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展现的淋漓尽致。
天上七夕,人间郧西。在天成像、在地成形。郧西的土地无不渗透着七夕故事的核心元素。在郧西,不仅有天河及天河岸边的石公公、石婆婆、悬鼓观、天池庵、金钗石、织女洞等自然景观,更有七夕广场、天河神牛雕塑、织女雕像、天河沿岸栏杆上的七夕诗词歌赋、大尖山上的28星宿等一批人文景观,还有七夕大道、牵牛大道、金簪桥、鹊桥、织女凉粉等以七夕故事元素命名的路、桥及美食等民生设施。
郧西县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天河七夕文化之乡”、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命名为“中国喜鹊之乡”,“郧西七夕”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
七夕故事源于郧西,七夕文化在郧西生根开花。郧西紧密依托七夕文化发展文旅产业,以“三区一园”为抓手,持续打响“天上七夕•人间郧西”“天子渡口•古塞上津”两大文化旅游品牌,培植规上文旅企业10家,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出了“南来北往•郧西做东”湖北十堰郧西公用品牌,整合本地优秀企业50余家,研发生产文创、农创、科创产品300多种,成为带动郧西文旅产业发展、驱动产业创新的品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