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南漳 古寨修复兴乡村(客户端采稿)
2022年4月18日,在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板桥镇宋家坪村红岩寨,村民们正在对山寨进行维修,修旧如旧。复原后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大旅游景点。
红岩寨,南漳县板桥镇宋家坪村,是南漳县目前所发现的古山寨中保存完好的山寨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观赏价值。
红岩寨坐西朝东,呈椭圆状雄踞于海拔1150米的山脊之巅,面积约2100平米。山寨地理位置十分险峻,三面临崖,绝壁陡峭。特别是山寨西南部,两道沟壑悬崖高达100多米,形成一道防守兼备的天然屏障。从空中俯瞰,山寨犹如一艘巨轮驻守在荆山腹地,坚不可摧。
山寨虽经风雨冲刷,但从斑驳的痕迹中依然可见古寨的风韵和隽秀之美。整体山寨建筑采用人工打磨的石块叠砌而成,大小石块均匀,横看成排,竖看错落有致。寨墙高耸完好,高度达6米以上,厚2至3米。寨外南北边各建耳房2间,用于士兵值守或储物。山寨周围闭合,唯有东端有一大门通达寨内。大门建筑风格十分考究,门框外拱内方呈复合形结构,高2.5米,宽达2米,看上去宽厚大气;封锁寨门的双层“转手”栓孔,规则完整,显得十分牢固安全,栓上门即便是现代武器,恐怕也难易攻破。门楣上方寨墙宽厚,呈内八字形状向南北两端延伸;寨内地势平坦,现存石房遗迹32间,多为两层结构呈“井”字形状分布,东西排列为三行两巷,所有寨房都与巷道相通,构成内城外郭循环廊道,与寨墙上的巡道、雉堞、烽火台相连。北端巷道内有一面积较大的寨房,格外高大,面积约60平米,高3层,外墙构造十分精致,全部用人工打磨的石块镶嵌,还有图腾标。巡道贯通山寨四周,雉堞、箭垛、女儿墙保存较好,整个寨形壮观秀美。
山寨由于遭到文革的破坏,原始碑刻无存,始建年代无法考证,现存建筑属于清代中晚期复建。当地群众讲述,清嘉庆年间,为防止教徒和匪患,由当地大户陶、宋、王姓牵头,其他众姓共同参与,历时3年,重修了这一栖身避乱所。1931年4月,贺龙率领的红三军在雷坪建立苏维埃政府,地方反动势力内外勾结,拼命阻挠红色政权的诞生。红三军曾在红岩寨与地方反动武装大刀会发生过多次惨烈战斗,反动武装组织把土炮抬进红岩寨,攻打红三军,策反不明真相群众围攻司令部,屠杀进步人士。红三军奋力阻击,一举摧毁了反动武装组织,夺回红岩寨,建立了武装斗争基地。六七十年当地群众曾在寨内发现枪托(土炮机座)、弹壳等。由此可见,红岩寨也是一座为中国革命作出过贡献的红色古山寨。
目前,随着乡村振兴、旅游文化的兴起,宋家坪村党支部、村委会,已将红岩寨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大旅游景点,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打造成以旅游业带动村级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正在着手规划并组织群众实施,寨坡垭修建停车场,与沿路的多个景点结合,建设乡村旅游文化长廊。维修登寨观景步道,恢复损毁寨墙寨房,计划用3到5年时间,逐步恢复古寨原貌。同时,动员群众自觉增强古寨保护意识,加强古寨文化宣传保护。红岩寨正以崭新的姿态,向来往游客展示出它那厚重的旅游文化价值。
视界网(熊明银 陶和典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