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立冬,走进湖北省竹溪县天宝乡高桥村王家山茶园,一块块、一行行茶带掩映在崇山峻岭与丛林怀抱之中,虽然气温较低,但茶树依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描绘出别样的茶园风景。据喝茶品茶人士介绍,这里的茶叶上市时间比其它茶园晚一个多月,生态环保无污染,是名副其实的“野茶”,纯天然无污染,品质优良,味道甘甜绵长,清香久雅。但产量很小,一直供不应求,“拿钱难买王家山茶”成了王家山茶的“招牌”。
天宝乡副乡长黄明说:“10年前,王家山茶园之前是耕地,只有少量茶树,起初只是自给自足,满足村里喝茶人需要,但村民发现这里的茶叶味道很好,很快名声远扬,成了畅销货。” 由于茶叶味道正、供不应求,于是便有了在周围扩大种植面积的念头。“当时,举全乡之力,用牛耕、人工开垦“二荒地”(指没有种植农作物,生长杂草),尽可能扩大山场有用面积,最终扩大到现在的647亩。” 面积扩大了,还要从种植、管理、采摘、加工等各个环节要严格把关,确保茶叶产量和品质。村里建起了面积达68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有烘干机、揉茶机、烘炕机各2台,机械设备与人工技艺使制茶工艺得到保证。
“去年,高桥村又新挖茶园271亩,可带动20户茶农增收,目前新苗长势良好。”做好茶产业,带动更多村民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村书记陈正洲很有信心。
据竹溪县农业农村局茶叶专家介绍,王家山茶园土质为高山砂壤土,土肉厚,有机质丰富,基础养分好,保水保肥,通透性良好,加之海拔高,云雾弥漫,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度、时间以及降水量均适宜茶树优质生长。
“因地制宜,不断摸索,与村民一起发展壮大茶产业,提高效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让这个传统产业在乡村振兴路上焕发新的生机。”如今,在竹溪县天宝乡,像王家山这样的特色优质产业正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成为走向共同富裕和全面振兴的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