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分组稿件 > 身残志坚自主创业为残疾人创造就业梦

作者:段昌林上传时间:2021-11-10

下一图集

身残志坚自主创业为残疾人创造就业梦

“我今天创办的竹溪县汇湾镇源森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得感谢党和政府,得感谢县残联对我的重视和关怀,他们没有抛弃我,还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和支持。”肢残人胡意生对记者说。 残疾人能自强、自立已是不容易,能干出一番事业更要付出常人百倍的艰辛,在湖北竹溪县就有这样一个残疾人,虽然他是肢体残疾的事实,他并没有被压垮,而是选择了自强自立,更选择了不断努力和拼搏,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他就是竹溪县汇湾镇幸福村农民胡意生。 身残志坚 走出人生的黑暗 胡意生,1981 年 4 月出生于竹溪县汇湾镇幸福村一个贫寒的家庭,小学成绩优异,因家境贫困,在还没有读完初中的情况下,于 1996 年同一个老表一起出门打工,在钟祥市附近镇上一个砖厂里干活。在那时候,辛辛苦苦起早贪黑的一个月除了生活费才赚100 块钱,干了半年才给家里面寄 500 块钱。更为残酷的是 96 年的 8 月 13 日的中午,在干活的时候不小心左腿掉进砖机里了,直接给脚和小腿绞碎,导致左小腿截肢,人生最悲惨的命运降临到他身上。事后,回家疗养了两年,与亲戚朋友借钱去武汉假肢中心安装了第一个左小腿假肢。命运与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让一个青春年少的小伙子失去了左小腿,然而他没有屈服于命运,肢残心坚,为了生活,勇敢面对,在父母的帮助下,在乡镇上拜师学艺,学习家电维修。两年的学徒生活,他克服困难,潜心学艺,于 2000年出师,当地村里开了一个小卖部加维修家用电器。由于手艺好、价格合理、热心服务,小卖部和家电维修部的生意慢慢有了起色,在自己辛苦的努力下,赚钱还清了债务。 由于村子人口少,生活条件有限,小卖部和维修部的市场有限,为了扩大经营,把生意做得更好更大,2003 年他说服父母,把门市搬到乡镇府附近,租了一个小门面,开始新的打拼,在辛苦的努力下,生意越来越好,门市逐步扩大,慢慢的就走上了形象店、汇湾镇海尔专卖店,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自立自信 迈向人生的高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城乡发生了巨大变化,公路、信息飞速发展,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家电产品网购特别厉害,生意越发不好做。尤其是 2020 年的新冠疫情对实体店的影响,让他再次思考,今后的路该如何走。他敏锐地捕捉到国家近几年实施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带给农村发展的机遇,在家庭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决定回老家去发展。 经过考察论证,他决定充分利用老家山场广阔、生态优良,环境适宜的资源优势,回乡发展生态种养殖业。2020 年 5 月,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出资 200多万元成立了竹溪县汇湾镇源森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主要以猪、鸡、牛、羊等各类畜禽的养殖、加工与销售;茶叶种植、加工及销售。在他的带领下,经过近2年的时间,流转租用土地500余亩,建设有标准化养猪场3600余平方,现存栏母猪67头、仔猪80余只,育肥猪 200 余头,年可出栏生猪300头;新建高标准生态有机茶园等 580 亩。合作社正有序稳步向前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局面。 反哺社会 演绎人生的华章 致富不忘乡邻,反哺社会显担当。肢残的胡意生吃过很多苦,但他不怨天忧人,乐观热心的他看到许多残疾人及家庭家因残而在贫困中挣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决定招收一批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在合作社社务工,给他创造一个就业的机会,让他们在劳动中创造财富,过上正常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正是他的这份爱心、这个决定,截止目前,合作社常年吸纳残疾人26人、残疾人家属5人在合作社务工就业,2021年,合作社吸纳残疾人就业创收近72万元,人均增收2.35万元。 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大爱,真情才会永驻。在政府和残联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胡意生目前正在积极申请创办省级残疾人创业就业品牌基地。相信在残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胡意生创办品牌基地一定能够成功,一定能够成为我县乃至全省一流的品牌基地,也一定能够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就业创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