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光湖北 > 红安奇迹——渡槽

作者:胡彩明上传时间:2021-09-15

下一图集

红安奇迹——渡槽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渡槽带给缺水地区人们生活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时至今日,这些当年承载缺水地区人民梦想的“人造天河”有的年久失修、破败坍塌有的人为破坏成为残垣断壁,有的妨碍交通和城市建设,被迫拆除,渡槽已然成为“历史标本”“人造天河”正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最后淡化成时代记忆中的一道风景线。 新中国成立前,黄安素称“旱窝子”,境内陵岗地区农作物全靠塘堰蓄水灌溉;沿河耕地,干旱时靠拦河筑坝蓄水,用水车提灌,抗旱能力极低。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开始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兴修水库塘堰。多年来,执行“蓄水为主,小型为主,自办为主”的方针,抓住蓄、引、提和工程配套4个环节兴修水库。历时25年,于1974年形成以金沙河、烟宝地、檀树岗、八角庙、火连畈和尾斗山6座大中型水库为骨干的3大灌区,大、中、小相结合的蓄、引、提相配合的灌溉体系。至1989年,全县水利建设投工20838.2万个,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9624处,动用土方15810.6万立方米,石方4963万立方米,砌石185.93万立方米,浇灌混凝土18.19 万立方米,投资26054.8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046.95万元,地方投资1036.6万元,群众自筹16895.9万元(含集体负担的工分报酬)。全县库、塘、堰总蓄水能力5.8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8.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5.6%,其中自流灌溉13.44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9.1万亩,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26.2%和56.7%,有效灌溉面积为1949年10万亩的3.88 倍。在水利建设中,红安人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巨大代价。每年冬组织大军突击,农忙时坚持小队伍施工,工具自备,口粮自带。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中,平均每个农业人口投劳近400个,负担323元。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成长了一支工程技术队伍。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50年代靠省里,60年代靠地区,70年代一般的大中型水利工程由县里负责。 檀树岗水库干渠渠首接电站发电尾水,经檀树岗乡、七里坪镇、紫云乡、火连畈茶场、杏花乡、永佳河镇入曹河水库。全长86.17公里。1970年10月开工修建,1974年6月建成。渠首流量为8立方米/秒,渠尾流量为4立方米/秒。整个渠道共有各种建筑物285处,其中隧洞33条,长2748米;渡槽33座 长5907 米;支渠20条,长152.9公 里;斗渠15条,长71公里。1986年4月至1987年4月 完成19.5公里长的干渠附属建筑物配套和险段加固、护砌。
热门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