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黄雨益:1.2万斤蜂蜜即将上市 养蜂产业加快绿色崛起

作者:刘玉池上传时间:2021-09-02

下一图集

黄雨益:1.2万斤蜂蜜即将上市 养蜂产业加快绿色崛起

“今年是个丰收年,我养殖的610余桶中华蜜蜂,预计蜂蜜产量可达到1.2万斤左右。”9月2日,宣恩县高罗镇麻阳寨村养蜂大户黄雨益正提着一匹蜜蜂检查,心里美滋滋,像蜜一样甜。 前一天,今年58岁的黄雨益还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高罗镇政府,“同志,我家今年蜂蜜怎么卖得完哦。能不能想想办法?”原本到采蜜时节还有一个月,黄雨益却急上眉头。“我们帮您加强宣传,扩大产品知晓率。同时,积极组织上架国家832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接待人员热心答复。 2011年,黄雨益一家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过得紧巴巴。麻阳寨村山大人稀,黄雨益的家后面,三面山林一公里半径范围内无人烟,植被覆盖率非常好,蜜源植物丰富多样。 “10年前,妻子发现水池边来了一窝蜜蜂,我当时不懂技术,误打误撞,收了一窝,后来慢慢繁殖10箱,120箱,……到现在600余箱。”回忆一路的挫折,黄雨益意味深长,这些年,他累计投入100余万元,主要是蜂箱购置、购买优质高产蜂王、蜂群购买,“我们专程到长白山,买了3只高品质蜂王,花了10余万,光车费就花了4000多元。”创业之路的艰辛,黄雨益记忆犹新。 “起初,我和妻子天天吵架,看着我一年到头没有收益,说这是不务正业,有几年可以说血本无归。”黄雨益说,为了弄清楚养蜂技术,他白天黑夜观察蜜蜂习性,有一段时间,大半夜蹲在蜂箱下面想问题,摸清弄透蜜蜂养殖核心技术,妻子说我是不是疯了。 阳光总在风雨后。“2015年,风调雨顺,120余箱蜜蜂所产蜂蜜大丰收,每桶都是60多斤,也好卖,不过当时价格60元一斤,也算赚了第一桶金。”黄雨益兴奋地说。 道路是曲折的。后来几年,有的年份差,好年景不多,一年取蜜3000多斤。 “不过我一直坚信,养蜂这个产业是朝阳产业,对农作物生长至关重要,没有污染,传授花粉,酿出百花蜜,风险性较小,投入成本可控。”10余年来,黄雨益有很强的自我心理暗示,坚定着一路走来。 黄雨益还是村里致富带头人。“有村民看到养蜂有甜头,找到我学习技术,我都是知无不言,目前全县有13户脱贫户,是在我这里学的技术,都发展得非常好!还到椒园镇石马村、长潭河乡,镇内团结、甘溪、马料坡等村讲授蜜蜂养殖技术,共计20多场。”黄雨益不谦虚的说。 说起蜂蜜品质,黄雨益拿出来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检验报告》,上面显示,蜂蜜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达到69.9%,波美度达到42.8。“价格不得低于130元每斤,我的品质在那里去了,到全国各地都可以检测,买的多的可以100元一斤。”黄雨益有着自己的坚持。 “每年,我都免费给附近村民发放油菜种子,一是油菜花海好看,二是给蜜蜂提供蜜源。”黄雨益说,主要是五倍子花、板栗花、乌桕花、枇杷花、稻谷花、油菜花等酿成的百花蜜,并且坚持一年只取蜜一次。 黄雨益根据养蜂经验和探索蜜蜂习性,自行设计了高1.2米、长0.62米 、宽0.45米的蜂箱,“算是个人专利”,他嘿嘿一笑。 “这些年,我积累了100余名客户,都是回头客,有北京的、武汉学舞蹈的、河南的,但是,今年大丰收,我还是有点担心卖不完。”黄雨益表示,他自己购买了可以放2000斤蜂蜜的冷藏冰柜,未来希望建个冷库,延链补链强链。 目前,黄雨益有了自己的蜂蜜品牌“雨益蜂业”,在国家832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也上架了,他让女儿帮忙打理店铺,他只顾着把养蜂产业做大做强。(湖北日报通讯员 刘玉池)
热门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