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南水北调取水源区百二河改造见雏形城区有了“护城河”
2021年1月30日,一对母女正在湖北十堰城区百二河道游玩。市民们翘首期盼多年希望能够尽情地徜徉在碧波荡漾的百二河道两岸边悠闲散步的夙愿即将梦想成真了。
百二河起源于市区大川境内的鸡鸣山,自南向北,流经十堰老街、二堰、三堰、四堰、五堰、六堰,与张湾河汇合,最后经神定河注入汉江。民间相传全长120华里,故称百二河。
湖北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肩负着“一库净水永续北送”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特殊的资源性缺水地区。据资料显示,十堰城区年径流量仅260毫米左右,为全省径流低值区,属于严重缺水地区,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差异较大。为了改变这个困境,打造集文化、休闲、景观、生态于一体的舒适便捷的15分钟休闲生活圈。十堰市政府自2017年11月正式提出并启动百二河生态修复工程。
通过对百二河河底的生态修复和绿化种植实现河道的生态属性;打造河道上的十座特色桥,实现“一桥一景”,充分体现出百二河独有的堰桥洪然一体的景观特色。通过景观布局、雕塑、小品,分区段展示十堰的历史文化,让市民在休闲的同时感受到历史文化的脉络。改造后的百二河形成了“十堰春耕”、“风华老街”、“上善若水”、“福寿康宁”、“东风浩荡”、“万涓归流”等六个景观片区,一河、6区、12景。让百二河成为讲述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成为市民休闲活动的中心,成为城市的一张生态名片。
不久的百二河游园广场将成为市民户外休闲的重要场所和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