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蜗牛奔向脱贫路
小蜗牛奔向脱贫路
视界网 聂杰杰 张艳霞
今年32岁的周洲,是云梦县城关镇大周村七组村民。2011年回家过春节,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武汉水产批发市场看到了活蜗牛出售,产生了兴趣,回家上网查资料,搜寻蜗牛养殖知识、市场空间等,了解到湖北还没有一家养殖基地,但蜗牛的需求逐年上升。随后,又到各地反复考察,把蜗牛养殖、销售各个环节摸清了。周洲决定做一个“吃螃蟹”的人,走一条让乡亲们摸不着头脑的致富路子——养蜗牛。
2013年3月,外出考察学习回家的周洲,利用家里闲置的100平方老平房,开始建蜗牛养殖房,首期投资3万元,购进了3000只种蜗牛,1个月后,第一批白玉蜗牛在周洲的养殖房开始繁育。
刚开始,由于缺乏经验,第一次引进的种牛效果并不好,蜗牛孵化之路走得十分艰难,屡战屡败。
“这东西养出来能干嘛?肯定养不下去嘛!”有些村民说起了风凉话。周洲听了,不急不恼,决定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2013年10月,周洲又到浙江多地学习取经,探讨蜗牛养殖孵化方法,后来又在不断摸索中,寻找成功经验。
2014年初又从其它地区的养殖户手中买了2000种蜗牛,从孵化到出售,一共4个多月,周洲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实践证明他成功了。当年出售成品蜗牛1.5万斤,销售额10万元。
2015年12月,周洲注册成立云梦逸锋蜗牛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运作模式,促进蜗牛产业发展壮大,吸纳5名养殖户,用工10余人,月出货5000斤以上,月销售额达50万元。
2016年9月,该村脱贫攻坚产业园投用,蜗牛养殖实现了由贫困户散养到集中养殖的转变,规模效益持续显现,截至目前,已带动3户贫困户脱贫。
“养蜗牛,饲料好解决,也不用跟养猪一样担心疫情,我和老伴年纪大了,养蜗牛活不重,比较适合我们。”53岁的周木明对笔者说,他们夫妇于2017年元月开始了蜗牛养殖,有望在下个月可以销售一批成品,便可收回投资5万元的本金。
目前,周洲的逸锋蜗牛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平均月销售额在15万元左右,产品主要销往浙江、江苏、武汉等地。随着养殖和孵化技术的成熟,周洲指导养殖户养蜗牛,负责进行回收,保证他们的收益。未来,他希望更多养殖户加入其中,扩大养殖规模,走深加工创新路,带动更多人加入到蜗牛项目中来。
联系方式:18872684293